月亮山麓,林海深处,几个绾着发髻、肩扛火枪(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)的岜沙男人走下古芦笙堂广场,完成了一场表演。广州游客李雅茜意犹未尽:“这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让人震撼,很惊喜!”
岜沙苗族同胞在寨门迎接游客。 人民网 阳茜摄
(相关资料图)
一个原本保守闭塞的村寨,因发展文旅产业消除了贫困,并在此过程中走出一条开发与保护相辅相成的路子,让村民们享受产业红利的同时延续了原有的生活。“现在看来,路选对了。”回忆岜沙开门迎客的历程,岜沙村村民贾老三感慨万千。
九十年代末,贾老三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,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他生活的全部。尽管如此,守着人均0.78亩的耕地,岜沙每年有近1/4的村民不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。贾老三记得,那时候很多人出去打工就不回来了。“偶尔来家时一看,发型变了,还带回一些新奇的东西,年轻人见了都着迷。”他说。
“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让岜沙围困于贫穷,却也圈起了传统文化的富足。”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莫小树说。岜沙村位于从江县至贵阳市的321国道边上,途经的人被岜沙人独特的发饰、服饰,以及山间高低错落的干栏式房屋和不时传出的捶布声所吸引。走进村子时,人们曾叹然:“这里就是一座神秘的‘文化孤岛’。”自成一体的族群文化激发了外界对岜沙的好奇,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。
航拍群山中的岜沙苗寨。人民网 阳茜摄
不破不立,是岜沙人经过一番艰难抉择后的决定。当时的苗王滚拉旺当过兵、懂汉话,是岜沙村的党支部书记,他认为发展旅游将成为一种新的生计方式,促进岜沙的社会、文化整合。在滚拉旺的带领下,岜沙群众选择打开寨门。1999年,从江县旅游局正式开发岜沙旅游产业。
修建石板路、新寨门、标识牌、停车场,完善岜沙旅游基础设施,重构村寨景区业态群落;邀请专业机构将“佩带火枪(获公安特批)”“树葬文化”“镰刀剃头(男孩成人礼)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歌舞,丰富民族旅游活动;建设树葬文化博物馆、农耕文化展示博物馆,打造精品民宿,整合优化景区旅游线路……岜沙逐渐成为展现古老苗族文化的旅游风景眼,“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”“神秘岜沙”逐渐声名在外。
随着越来越多游客涌入,岜沙的活力被重新唤醒。“岜沙有树木崇拜文化,村民们从不滥伐树木”“镰刀剃头是我们祖辈传承的习俗,剪成的发髻是当地男性的重要标志”……站在100多位游客中间,王金当从容讲解着岜沙的历史和文化。今年21岁的他做了4年景区讲解员,谈起岜沙的一切,他头头是道。
游客观看岜沙苗族舞蹈。人民网 李丽萍摄
讲解员、表演队、客栈老板、小吃摊贩,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,岜沙增加了很多新职业,让村民们多了坚守、逐渐回流。“现在年轻讲解员有3个,还有3个年纪稍长的,大家得轮着来才能接待这么多批次的游客!”王金当说。
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在阻断岜沙的“流失”。不断火热的旅游业除了让村民们留下来、想回来,村里的吊脚楼、芦笙舞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因转化为旅游资源而重新受到村民珍视、得到保护。“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自信和自觉。”莫小树说,村民在与游客的互动中,重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,激发了保护、传承岜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漫步岜沙古寨,妇女围坐家门口,手里忙着针线活,嘴里聊得欢快,一旁的孩子头顶传统发髻,光着脚丫在石板路上嬉戏。见了此景,湖南游客向建良不禁感叹:“这儿不是个景点,就是个活生生的村子。”
岜沙苗寨的镰刀剃头习俗。 人民网 阳茜摄
村民怡然自得的生活、寨子里保持原真性的建筑、依旧热闹丰富的民俗活动,让岜沙人的日子还是那个日子,却也让岜沙在人间烟火气中更令人向往。一程下来,李雅茜的相机里已装满了照片,她说,岜沙是她难得会向亲戚朋友推介的旅游目的地。
送走当天的最后一批游客,景区管理操作室平静了下来。王金当把换下的青布衣裤折好放进道具间,些许疲惫的脸上仍露着微笑。“7月以来每天接待量都在1000人次以上,估计之后一段时间游客还会更多,但我们已经做好了接待服务准备。”他说。
“旅游给我们带来的太多了。”亲历岜沙变化的贾老三言语间尽是感触。从2007年接待游客6.6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1583万元,到2017年接待游客超180万人次,实现综合收入12.7亿元,旅游产业让岜沙逐渐摆脱贫困,走上致富路。不仅如此,学校、医院、博物馆、文化广场等空间实体在村里落地,给村民带去了现代文明的便利。
肩扛火枪的岜沙苗族同胞。人民网 阳茜摄
不破不立,晓喻新生。通过以文彰旅、以旅塑文,岜沙开启了保护文化遗产、改善经济民生的新的“生活方式”。同时,以全方位文化生态保护理念为坚守,岜沙也在向外界回馈一个原生态的“诗与远方”。
上一篇:7月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排行榜:米哈游、腾讯依旧稳坐前两把交椅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